会议专题

实验性兔慢性鼻窦炎窦口鼻道复合体不同处理方式对窦黏膜纤毛形态与功能转归影响的观察

目前,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FESS)已经成为了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手术方法,把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推向了崭新的阶段.但就目前FESS的临床实践来讲,尽管有大量的资料表明,FESS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术后鼻窦及鼻腔黏膜纤毛的形态结构恢复正常,但仍然缺乏客观、量化、系统的同步观察证据来证明FESS后鼻窦黏膜纤毛形态和功能的改善和状况恢复.因此,FESS后鼻窦纤毛活性的恢复和窦黏膜纤毛清除能力的恢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但由于伦理学、患者依从性等方面上的原因,一直限制了这方面的研究.本实验在成功构建兔慢性鼻窦炎基础上,模拟人类窦口鼻道复合体手术,同步观察手术前后鼻窦黏膜纤毛形态与功能的动态转归过程,从中了解FESS后鼻窦黏膜纤毛形态与功能的转归状况,为FESS术中及术后处理策略与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慢性鼻窦炎 窦口鼻道复合体 术后处理 鼻窦黏膜 纤毛形态 动物实验

王挥戈 林彬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汕头,515041

国内会议

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厦门

中文

92-96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