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证据
新生代以来,印-藏碰撞的远程效应强烈改造了天山地区天山造山带再次活跃形成陆内造山带,并在其两侧形成再生前陆盆地.在天山北缘几个典型前陆冲断带地区,精细的构造分析,为研究天山陆内造山过程提供了可靠资料.然而对于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热历史的分析尚缺乏系统的资料.中生代盆地演化的分析不仅对整个区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天山北缘石场-玛纳斯河地区、安集海河以及四棵树河剖面中生界地层进行了系统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分析样品多数有相应的煤层(线)的Ro测定来约束其经历的最高温度.以确定盆地南缘侏罗系地层的热演化历史和对天山新生代演化的响应。
天山造山带 新生代 盆地演化 磷灰石裂变 镜质体反射率
张志诚 郭召杰 吴朝东 方世虎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460-462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