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与中生代富钾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及其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启示——以山东地区为例
本文研究近年对分布在郯庐断裂附近、扬子和华北块体东部中生代富Na的Adakite中酸性火山岩的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岩石圈的巨厚减薄可能与榴辉岩化镁铁质下地壳及其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及随后的软流圈上涌有关(Xu et al.,2002;Gao et al.,2004;Wang et al.,2006;Guo et al.,2006;Xu et al.,2006),且拆沉作用在中国东部也可能具有时空不均一性.然而,与富Na的Adakite岩系中酸性火山岩同时出现的富K镁铁质火山岩也一直被认为是指示拆沉作用的另一重要标志,根据它的出现可示踪拆沉作用的时空分布。
郯庐断裂 中生代 富钾岩浆作用 岩石圈减薄 酸性火山岩
张军波 凌文黎 段瑞春 张永清 任邦方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71-372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