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库米什地区黄尖石山岩体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证据
天山是中国大陆西部一条重要古生代大陆造山带,其以多期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发育多条不同时代蛇绿混杂岩带为特征.其中,沿南天山北缘哈尔克山北坡的长阿吾子,经古洛沟、乌瓦门至库米什南榆树构、铜花山一带展布的早古生代末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是划分中、南天山的一条重要地质界线.该带东部的库米什以南榆树构、铜花山和硫磺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发育大量超镁铁质岩块和基性火山岩及高压蓝片岩,同时侵入有晚期花岗岩体,部分岩体被认为属蛇绿岩组成部分的斜长花岗岩体,并以库米什地区铜花山南部黄尖石山岩体较具代表性.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黄尖石山岩体矿物组合为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石英和少量钾长石和Fe-Ti氧化物,岩体硅含量相对较低(SiO2=59.20~68.79%)、碱中等(K2O+Na2O=5.76~7.07%),高铝(>14)和钠(K2O/Na2O=0.51~1.28)、富铁(TFe2O3=3.49~6.83%)、镁(2.13~4.70%)和钙(2.81~4.71%),具准铝或过铝质(ACNK=0.91~1.35)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成因特征,是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未演化的产物。
库米什地区 黄尖石山岩体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Nd同位素
张成立 周鼎武 王居里 王润三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安,710069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安,710069;山东科技大学,青岛,26651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87-189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