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南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差异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和贵金属矿产资源产地.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华南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与各种花岗岩类、尤其是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密切的成因关系.上世纪70-80年代,与国际上一些学者提出S型和I型、钛铁矿系列和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基本同时,国内学者主要针对华南地区广泛发育的花岗岩类也提出了若干成因分类的方案,其中以徐克勤等提出的(大陆地壳)改造型和(过渡地壳)同熔型这两个成因系列最具有代表性.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花岗岩类的物质来源及形成方式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从物质来源的角度来看,除了数量相对较少的幔源花岗岩外,世界上大部分的花岗岩不是地壳来源就是壳-幔混合米源.从形成方式来看,壳源花岗岩主要由较为成熟的大陆地壳物质的熔融或部分熔融而生成,尽管这一熔融可能直接受到地幔上隆的影响,但是地幔主要是提供了熔融所需的热量而不是物质来源.而壳-幔混合来源的花岗岩类则或多或少地有地幔物质成分的参与.本文探讨华南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差异。

花岗岩 成岩作用 成矿作用 金属成矿 壳幔作用

华仁民 张文兰 姚军明 陈培荣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花岗岩火山岩及成矿理论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33-135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