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特提斯仁布蛇绿岩伴生的洋岛火山岩及动力学意义
雅鲁藏布缝合带仁布地段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构造破坏,被改造为典型的蛇绿混杂带.混杂带北侧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为邻,南侧与三叠纪复理石沉积,即拉孜及康马构造地层地体相接(西藏地质矿产局,1993;夏斌,1993),其间混杂的辉绿岩和玄武岩构造岩块野外产状不清,与蛇绿岩相伴产出.蛇绿岩块的规模变化大,面积为0.002-8 Km2不等.岩石残片之间多为南北向逆冲推覆断层,遭受构造破坏变形强烈,与西邻大竹卡和日喀则完整的蛇绿岩剖面有所不同,各构造块体之间详细的时空关系难以判断.本文研究藏南特提斯仁布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和构造岩浆动力学意义。
特提斯仁布地段 蛇绿岩 洋岛火山岩 构造动力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王冉 夏斌 周国庆 韦栋梁 胡敬仁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西藏,拉萨,85000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7-28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