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在儿科耐药性的现状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能抵抗、或削弱、分解、杀灭他们的药物,并在药物中获得生存的本能.病原菌的耐药,与抗生素的使用往往呈正比,可见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发出警告,滥用抗菌药将使人类回到无抗菌药物的时代.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有自发的,也称固有耐药性,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的天然耐药,这是由细菌的特殊作用靶位有关.获得性耐药性也为突变,是敏感细菌中出现了对抗菌药物有耐药的菌株,使细菌的基因,或细菌的DNA链产生变化.而耐药菌通过繁殖和质粒的介导,易在同种属甚至不同中属细菌间传递造成爆发流行,产生了多种细菌对不同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环境影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因素有: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养殖业畜、禽、海产品预防性的滥用,使用菜蔬、水果、农作物喷洒治病、杀虫,各种日用品、化妆品随意添加抗生素等等.细菌耐药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美国1999年由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牵头,有10个政府部门组成了一个处理抗微生物耐药工作组(TFAR),其中的一个工作方面就是帮助消费者卫生工作者使用有关抗生素耐药的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和信息,为此我们应对细菌耐药性的状况作及时的了解.
葡萄球菌 耐药性 儿科
李毅 张仲源 王海刚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药剂科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49-150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