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奥陶纪生物区系分界线的迁移现象

不同区域类型生物跑到了一起,长期以来被称为混生现象,它们大多指平面上的分布,而纵向剖面上的混生现象尚未引起人们注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陕西陇县龙门洞剖面,这里阿利尼期三道沟组属于含Watinoceras的华北型生物区;卡拉多克期平凉组含以笔石Nemagraptus,牙形石P.anserinus,三叶虫Cyclopyge为代表的扬子型生物,在平凉还有Sinoceras;到背锅山组接近和进入阿什及期时,再次返回华北区,以牙形石S.dolboricus,珊瑚Agetolites,Plasmoporella,腕足类Altathyrella,Eospirigerina,三叶虫Pliomerina为代表.类似这种同一地点生物区系发生迁移地现象,可以沿我国北线新疆乌雷吉兹塔格、北祁连妖魔山、陕西陇县、河南淅川;南线西藏扎达、贵阳乌当、浙西常山见到.关于混生原因,人们大多拿某些动物群对区域上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或者用过渡带来解释.但其深层原因是什么?笔者以奥陶纪为例来说明。

奥陶纪 生物区系 分界线 迁移地 过渡带

傅力浦 张子福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2006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东北亚矿产资源响应学术研讨会

哈尔滨

中文

63-64

2006-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