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北山南部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地质特征及含矿性研究

研究区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明显受区域性断裂带控制,可划分为南、北两个带,北带沿蚕头山北-小青山北断裂南侧断续出露,由10余个侵入体组成中坡山-赤石山岩体(群).其中,蚕头山-笔架山岩体(群)侵位围岩主要是石炭系红柳园组,次为上二叠统红柳河组和古元古界北山岩群,区域上该岩体群可划分为蚕头山东、红石山、笔架山(发育层状岩体)和旋窝岭四个密集区,岩体规模大小不等,据侵入岩体之间接触关系,确定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主要有两个阶段,早期为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晚期为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暗色橄长岩等;南带中坡山-赤石山岩体(群)夹峙于白地洼断裂带和小长山南-平梁子断裂带之间,侵位围岩主要是长城系古硐井岩群,岩体群总体表现为逆向的成分演化,以中坡山北岩体规模最大,该岩体总体呈大型葫芦状产出,野外露头上可观察到橄榄单辉岩、单辉橄榄岩和橄榄辉长岩呈岩枝穿插于角闪辉长岩中,说明中坡山岩体群主要是早、晚两期岩浆侵位的产物,早期为细粒角闪辉长岩、辉长苏长岩等,岩体规模较大,无分异现象,不显硫化物矿化;晚期主要是中细粒橄榄辉长岩、橄榄单斜辉石岩、单斜橄榄岩,岩体规模较小,分异良好,具较好的铜、镍硫化物矿化.南、北两带的岩性组合有一定差异,北带岩石类型较复杂,岩石风化色为灰色-深灰色(新鲜面为暗灰色),南带岩石类型相对单一,岩石色率高于北带,以灰绿色-暗灰绿色为主,两带岩石球状风化均较明显.本文研究新疆北山南部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地质特征及含矿性。

新疆北山 超基性侵入岩 岩浆活动 成矿地质 镍硫化物矿化

校培喜 黄玉华 王育习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2006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东北亚矿产资源响应学术研讨会

哈尔滨

中文

38-39

2006-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