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地下公共场所热环境状况调查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场所的热舒适状况与室内的空气质量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上海地铁一号线已经运行多年,地下站台的热环境状况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对地铁一号线沿线的15个站点进行了一番调查.测量了15个站点的空气温度、辐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以及站台污染物浓度,并收集了801位受试者填写的热舒适、空气质量等主观调查表.对于热舒适的分析,本文计算了地铁站台的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并与ASHARE Handbook中的舒适区进行比较.对于空气质量的评价,本文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既分析了各污染物浓度是否超出标准,又通过受试者填写的主观调查表分析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接受程度.另外,本文还对”病态建筑综合症”(SBS)进行了一定研究,试图找出热舒适与空气质量对其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收集上海地铁热环境的相关资料、客观评价各地铁站的污染物浓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提出改进建议。
地下公共场所 热环境 热舒适 热中性温度 病态建筑综合症 室内空气质量
蒋淳潇 叶晓江 连之伟
上海交通大学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408
2006-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