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策略
在经历了近百年的艰苦探索尤其是近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以后,近年来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了不少新的进展,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但是SAP仍然是当前外科急腹症中尚未满意解决的疑难问题之一.目前针对SAP实验和临床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SAP的认识有所进展,即SAP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多器官损害性疾病,在病程的早期阶段,胰外器官的损害及其临床的重要性已远远超出胰腺病变本身,由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进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FR)以及严重的代谢、内环境紊乱、体液分布异常等是导致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是远远不够的.第二,SAP确实是一个外科疾病,因为本病在病因如胆道结石、胆胰管解剖异常及胰腺分隔症等,以及病情进展早期出现急性腹腔室隔综合症(ACS),严重的急性腹膜炎以后病情进展过程中出现的胰腺坏死、胰周体液积聚、坏死组织感染及假性囊肿等均需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手术干预.尽管如此,由于SAP在病因、发病机制、病情进展及对治疗的反应存在着突出的个体差异,有的起病严重,但对治疗反应良好,能够比较平稳地渡过SIRS期;有的病例进展非常迅速,MODS极早出现,并同时合并ACS,进而加重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称为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或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ESAP),治疗选择上非常棘手.同时在疾病后期出现的与胰腺坏死相关的问题如胰周及腹膜后体液积聚、局部和全身性感染、迟发性脏器功能衰竭以及机体慢性消耗、免疫功能低下等,都使临床治疗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构成治疗上的难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急性胰腺炎 外科治疗 腹膜炎 免疫功能
王春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中心
国内会议
西宁
中文
53-56
2006-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