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物种保护与农村生态经济长效发展模式研究——以德保苏铁保护和扶平村发展为例
农村地区的珍稀物种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是一对两难的矛盾.在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单一的加强对珍稀物种的保护,不能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保护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珍稀物种的保护需要”跳出保护看保护”,建立一个珍稀物种保护与农村发展的长效模式,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模式以促进珍稀物种的长期科学保护为初始目的,将物种保护置于农村生态经济大系统中,主要从加强基础文化教育和环境教育、寻找和发展替代性的生态产业以及建设生态文化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农村的建设.
生态经济 珍稀物种 发展模式 和谐发展
陈习连 范丽娴 王超红 薛跃规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07-112
200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