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源于猕猴囊胚的猕猴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是由囊胚中的内细胞团(ICM)而来的、具多潜能的、可以发育成为多种细胞的,同时又可以保持不分化状态持续生长的一类干细胞体系.以往分离ES细胞多采用直接由动物体内获取囊胚再分离ICM的方法,这样得到的囊胚数量少,质量也可能不高,由此会影响分离ES细胞的效率.我们通过已建立的猕猴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一整套完备技术,由4只超排的成年猕猴中共取得92个处于GV期的猕猴卵母细胞,选取其中的23个用于HECM-10培养体系培养后,获得了6个高质量的猕猴去透明带囊胚,由此自然孵出的猕猴囊胚中分离得到3个内细胞团,并由此获得1株从形态和生长特点上看具有胚胎干细胞特征的猕猴类ES细胞.经约5个月的连续传代后,仍保持了正常二倍体的核型,其染色体数目与正常猕猴的一样,均为42条.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为阳性,说明此细胞为未分化态的原始类胚胎干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分化的初步研究结果来看,在高密度和解除抑制的状态下,此猕猴类ES细胞是能进一步发展为多种分化细胞的.看来,我们所获得的这一源于猕猴体外培养囊胚的ES类似细胞是有可能经过进一步克隆筛选和鉴定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猕猴胚胎干细胞系的.

胚胎干细胞 内细胞团 囊胚 成纤维细胞 猕猴

马岚 郑萍 季维智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五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

北京

中文

99-104

2000-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