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社区高血压营养健康教育
采用全人群干预和高血压人群重点干预相结合策略,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上海市长宁区某社区的人群进行二年的营养健康教育,推广合理膳食的概念,以改善社区居民和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和营养的认识,自觉采取合理的膳食模式.同时,以同社区人群作为对照,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效果. 经营养教育干预后,使社区全人群居民膳食钠摄入量有所降低;水果乳类和蛋类的日消费量有所上升.社区高血压人群干预组在脂肪摄入上明显降低,脂肪供能比例占总热能的30%以下,胆固醇摄入量也有所下降;钙及视黄醇摄入量较干预前有所增加;高血压干预组人群血清TG和LDL下降至正常范围内,其中血清LDL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说明在社区通过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改善人群膳食结构是可行和有效的. 通过社区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社区居民有关高血压和营养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高血压基础知识、高血压控制方面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均超过70%.高血压相关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及改善膳食行为的比例干预后比干预前以及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说明通过宣传教育,不仅干预组对指南的了解程度有所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干预组居民针对原有的不良的膳食习惯进行调整,从而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 干预组性别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及营养KAP影响的分析表明,性别及文化程度对人们的高血压KAP水平影响较小;但在营养知识方面,不同性别及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无论干预前后,文化水平高者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优于文化水平低者,干预后,文化水平高者的知识提高程度也高于文化水平低者.不同文化程度者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态度及改善不良膳食行为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男性对营养知识掌握的提高程度和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认知优于女性,但男性在”改变不良的膳食行为”方面不如女性.提示在以后宣教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性别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 人们的行为改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经二年的干预,居民的膳食营养有所改善,但有些不合理的膳食行为如全人群脂肪的供热比仍超过30%,胆固醇的摄入量超过300mg;全人群与高血压人群的膳食结构仍不尽合理,因此社区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应能长期坚持,随着社区对象依从性增加,干预的覆盖面和力度加大,效果会更加明显.由于社区综合干预的环境和氛围对营养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社区各方面如街道、医院、学校和居委会协同,并动员全社会参与,从多方面、多途径长期不懈的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活动,可促进人们高血压及营养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自觉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逐步建立合理的平衡膳食模式.社区营养健康教育采用的适宜途径有:①利用社区宣传阵地,采用健康专栏、周末学校、社区老年大学、学习班等形式;②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的合理营养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使更好地发挥他们对居民的指导作用;③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同时改善学生午餐及课间餐质量;④加强对家庭主妇的合理营养教育,提高女性的合理营养知识和技能,对改善家庭成员的膳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可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血压 营养健康教育 营养知识水平 膳食模式
郭红卫 席静 伍佩英 李斌 陈凤麟 徐勋 柳启沛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2-61
2000-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