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疏浚维护工程中的施工效率测试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完工,特别是一期整治工程建成后,长江口地区的河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北槽7.0m航道维护规律和施工工艺对现8.5m深水航道的维护施工是否仍然适用,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我部专门组织了一次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本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工程中的施工效率测试. 从一期工程和前阶段维护施工情况来看,H、I、J单元(桩号W212+000~W218+000)是整条深水航道中施工难度最大之处,我们决定在该区域进行测试.该处由于位处丁坝束水的口外,夹带大量泥沙的上游来水在冲出丁坝后因过流断面急剧扩大而流速大大减弱,造成夹带的泥沙在该处大量落淤;同时由于涨落潮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一致,导致在该处产生平面横向环流,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该区域形成拦门沙段.从现场取样情况来看,该处土质为较均匀的棕黑色粉细沙层(俗称铁板沙),含泥量极少,历来是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浚挖难度很大的一类土质.本文介绍了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疏浚维护工程中的施工效率测试情况.
挖泥船 航道治理 疏浚维护 施工效率
诸葛玮
中港疏浚公司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13-122
200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