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活血化瘀法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潜伏期可达5-10年,甚至更长,一朝卒发,症状相似,属中医学”疫毒”的范畴,因逾时而发,符合伏气温病.其传染途径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而侵入人体,精血同源,母婴血肉相连,所以疫毒之邪首先潜伏于血份,郁久化热,阴血暗耗,血虚不能濡润经脉,血液在脉中运行不畅,遇寒则凝,遇湿则遏,形成气滞血瘀.我们对数千例艾滋病病人临床观察辨析,发现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瘀血之征,甚则面色灰滞,皮下瘀血、舌质紫暗,脉沉涩等.在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辩证施治作为纲领,不论病因病理、病位深浅、寒热属性、邪正盛衰及阴阳类型来看,都离不开气血.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的重要一环,应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我们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活血化瘀 艾滋病 中医药治疗 辩证论治

黄凌 郭长河

驻马店市中医院,驻马店,463000 上蔡县中医院,上蔡,4638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06年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200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