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夏季对流风暴雷达气候的研究
本文对北京地区1995-2005年20个地面观测站的观测记录统计,对北京地区2003-2005年6-8月的81个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资料,结合对应日期的地面、高空,08点的探空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北京地区夏季对流风暴的雷达气候规律.北京地区暖季发生对流的气候概率很高,按日数统计雷暴的气候概率将近50 %.暴雨多发季节为7月中旬到8月上旬;冰雹集中期分为两段,第一段在初夏(6月中、下旬),第二段较短,在8月下旬.北京及临近地区对流系统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的对流日变化有所不同.山区热对流比较明显,平原对流具有夜发性(0点左右).北京地区对流天气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主要源地为北部山区,西南部山区,主要移动路径为西北路径、西南路径.雷暴、冰雹和大风,北部、东北部及西南部山区明显多于平原,平原-山区过度带暴雨较多.北京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冷涡、西来槽、副高外围.雷达回波整体移动方向与700hPa的引导风较为一致.受到地形、影响系统的共同作用,回波一半以上能移到平原地区,但是在北京城区进一步发展的仅有1/3.对流风暴的雷达回波以块状为主,还经常组织成带状回波,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主要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统计还表明,暴雨和冰雹是由两种性质不同的对流产生的.冰雹伴随大风的机率超过三分之二,而暴雨伴随大风的机率不到三分之一;冰雹大多发生在午后到傍晚,而暴雨夜间发生的次数和雨量都大于白天.当回波的移速减慢时,更容易出现暴雨天气,特别是从西南-东南方向进入北京的回波一般来说不会造成冰雹天气,则多有暴雨出现.
北京地区 夏季对流风暴 雷达回波 临近预报
王令 丁青兰 陈明轩 高峰 谭晓光 王丽荣 裴宇杰
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 河北省气象台,石家庄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2006-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