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

海拉尔盆地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的晚中生代-古近纪断-坳陷盆地,控盆的边界断裂主要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后经受了多期反转.海拉尔盆地的沉积可划分为3大构造层:兴安岭群上段、铜钵庙组和南屯组为断陷构造层,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为断-坳转换构造层,上白垩统青元岗组和古近系为坳陷构造层.该盆地在古近纪发生萎缩并闭合,在近东西向的挤压力作用下形成北东向的反转构造带,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新近纪开始新一阶段的拉张和沉陷.该地的新构造运动相当活跃,本文论述了其主要表现为断陷湖盆的形成、地表径流的分布和断阶构造的发育,指出其特征为继承性和加强性,使盆地发育阶段的坳(凹)陷在新近纪内进一步沉陷.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海拉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

盆地演化 新构造运动 油气远景 中-新生代 海拉尔盆地

陈均亮 吴河勇 朱德丰 林春华 于德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黑龙江大庆,163753

国内会议

2006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47-159

2006-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