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沿海地区雷暴大风的预报
本文主要分析了舟山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运行以来发生的十几次雷暴大风过程.统计出其发生规律是:雷暴大风最易在7月份发生。发生的时段,一般在中午到傍晚,也有凌晨、上午和夜里.分析几次大过程的天气形势,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500百帕有南北两支高空槽,呈阶梯分布,两支槽都比较深厚,浙江地区都处于槽前.南支槽的作用是输送西南暖湿气流,北支槽能带来北方的干冷空气,两种气流相遇,易产生对流不稳定.按照回波的结构形状特点,将雷暴大风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情况:一种是弓状、带状等组织性很好的强回波,或称为飑线,过程风力常常会达到9-12级;另一种是块状、絮状等组织性不是很好的强回波,也会出现9-12级大风.根据对所有过程雷达产品资料的普查,得出一些雷暴大风的产品特征:回波强中心一定在50dbz以上,一般在55dbz以上;回波移速较快,一般在80kM/h以上;沿海地区回波的前沿10-50公里经常有出流边界,形成新的回波,并与原来的回波合并后加强;在海上强风暴前沿经常有阵风锋产生,阵风锋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海岸线附近,回波的强度往往会有突变;速度图上一定有大风区,风速一般在20m/s以上,速度产品对大风的预报很有帮助。
浙北沿海地区 雷暴大风预报 雷达回波 回波移速
陈淑琴
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316021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2006-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