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野生欧洲李伴随欧亚大陆民族迁移而西传欧洲——新疆伊犁野生欧洲李的发现与分布第三报
伊犁野生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自1980年首次发现至今已20年,研究报告第一报发表于1985年太原第二次全国李、杏资源学术交流会与1986年第1期《辽宁果树》;第二报发表于1988年北京《国际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7年与张加延、刘威生、法国P.布兰舍特(P.Blanchet)在波兰华沙第6届李起源育种与果树国际学术会议与1998年《ACTA园艺论文集》发表《关于(中国西部)新疆野生欧洲李的初步报告》. 通过以上3次国内外学术交流,伊犁野生欧洲李得到了同行学术界的承认.对其起源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从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现代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确认其分类与育种地位.本报仅就其西传欧洲进行探讨。
野生欧洲李 李杏资源 育种 园艺 种质资源
林培钧
新疆伊犁地区园艺科学研究所,伊犁野果林资源研究发展中心
国内会议
延安
中文
98-101
2000-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