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狂犬病流行现状、原因与防制策略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死亡率几乎100%.野生动物是本病原的自然储存宿主,带毒犬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带毒动物咬伤或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人与人之间通常不能传播该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约5-6万人,而绝大多数疫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在亚洲和非洲(二大洲每年约55,000人死狂犬病).我国在世界上属狂犬病高发地区,其发病和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在预防狂犬病方面虽然采取限制养犬和积极开展家养犬免疫预防注射,同时对易感和被犬猫等动物咬伤人群进行预防性医疗救治,但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生仍然呈上升趋势.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狂犬病病死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每年有千人以上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死亡率100%.因此,狂犬病也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本文内容包括: 1.国内外流行现状 2.我国狂犬病流行的原因 3.狂犬病控制的基本策略

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 公共卫生

涂长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130062

国内会议

2006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8-70

2006-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