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免疫试验
棘球蚴(包虫)病为我国大面积高发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该病研制基因疫苗,为国内外研究热点,90年代初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国科学家,利用重组DNA技术研制出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该苗经新西兰实验室试验,对绵羊包虫病的保护率达97%. 1996年4月-1998年7月,在我国农业部原畜牧兽医直接领导下,委托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开展《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免疫试验》. 通过二年多的试验工作,剖检实验羊近300只.结果表明:免疫羊获得了80%以上的保护率,首先肯定了该苗对中国特别是新疆羊源棘球蚴病具有免疫预防作用.其次证实,按时定期注苗3次,即第一次注苗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注第二次苗),一年后对免疫羊,再加强注苗一次(注第三次苗),可取得长达两年的免疫保护效果. 与此同时,利用间接ELISA法还开展了免疫羊血清抗体动态检测,发现免疫羊血清中IgG随着注苗次数的增加,OD吸收值有极为显著的峰值上升,其后缓慢下降,始终与对照羊IgG存在差别.虽然免疫羊血清中IgG明显增多,但与免疫羊荷囊量并非存在相互对应关系,即免疫羊IgG OD值高,其感染包虫囊数就一定少.实际免疫羊血清中IgG的变化情况仅能反映免疫羊群体疫苗接种后,抗体基本变化情况,可作为获得免疫效果的参考依据.
包虫病 基因工程疫苗 Eg95 细粒棘球绦虫
王进成 席耐 宋迎春 古丽鲜 崔德胜 早日克 艾尔肯 张壮志 石保新 古努尔·吐尔逊 吐尔洪·伊米提 哈斯也提 康强 艾尔肯 俞进
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830000 巴州畜牧科学研究所,841000 巴州种畜场,841400 阿克苏地区动物防疫监督站,843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80-384
2006-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