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鸵鸟脾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及脾内5-HT的分布定位

采用光镜和电镜制片及染色技术,观察雏鸵鸟脾脏的解剖学、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并结合免疫组化SABC法对5-HT在脾脏内的表达进行定位,以探明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脾内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雏鸵鸟脾脏被膜较薄,小梁不发达;白髓内动脉周围淋巴鞘薄,偶见脾小结,但无生发中心;淋巴细胞内含较多的线粒体、游离核糖体及少量RER,核膜双层,有明显的核膜孔;椭球体积小,其周围淋巴鞘较厚,且数量多,椭球与周围淋巴组织之间有强嗜酸性均质物形成的明显界限,鞘毛细血管外细胞胞质内富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游离核糖体.5-HT免疫阳性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体较大,胞质较多,核多位于细胞一侧,阳性产物位于胞质内;红髓内阳性细胞数量最多,阳性产物表达最强;动脉周围淋巴鞘内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但阳性产物表达较强;而椭球内有弱阳性产物表达.研究表明,雏鸵鸟椭球周围淋巴鞘数量远比动脉周围淋巴鞘的多;椭球与周围淋巴组织之间界限明显,其间的强嗜酸性物质主要由纤维构成;5-HT免疫阳性细胞数量较多,主要位于红髓、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椭球,阳性产物表达强;脾脏是合成外周5-HT的重要场所,可能主要由浆细胞和原浆细胞合成分泌;外周5-HT可能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雏鸵鸟 脾脏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5-HT分布
宋卉 彭克美 李升和 王岩 位兰 唐丽 杜安娜 靳二辉 王家乡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208-214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