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猪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调查、防制与净化

布鲁氏菌病在广西是自一九五二年原广西畜牧试验场从香港引进4头盘克夏种猪进行配种繁衍后代发生传染扩散的,一九五四年起开始在广西农垦系统下属农场流行传播,同年抽血检验确定为布病。经农业部兽医中监所鉴定为猪Ⅱ型菌株。此后先后在垦区的西江等15个农场的35个猪场流行感染,历年共检疫8 393头生猪,阳性猪1 579头,阳性率为18.09%,其间蔓延扩散到全自治区中五十一个县、市,人间布病1956年起在西江等6个农场生发农场发生传染,共检验有关人是2 757人,检出阳性病人334人,感染率为9.44%.垦区农场从二生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与布病进行斗争和防治,到1981~1985年全自治区布病普查时,垦区仍有良丰、西江等13个农场为阳性场,1984年起认真总结了三十多年防治布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创造性的防治技术措施,并作为一项科研计划项目,研究确定实行”一宰三新”、监疫情、淘汰可疑病畜、人间布病实行中西医结合疗法等一系列防治技术措施,使人间、畜间布病得到根治,达到稳定控制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经过验收达标的国营农场和系统,为我国布病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猪疾病 布鲁氏菌病 人畜共患病 流行病调查 防治措施

覃以智

广西农垦局,广西,南宁,530002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天津

中文

422-428

2006-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