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应用技术
沼气工程是指以粪便、秸秆等废弃物为原料,以厌氧发酵为手段、最终实现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的生态环保工程.我国的沼气工程建设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沼气工程从最初的追求能源生产拓展为以”能源+环保+综合利用”为目标的生态环保工程.其工程的核心技术是厌氧发酵,并通过沼气、沼渣沼液和用,粪污水的达标处理,实现能源与环保并举,养殖与种植结合,多种效益同在,实现生态农业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厌氧工艺不仅可大量去除可溶性有机物(去除率可达85%~90%),还可杀死传染病菌,有利防疫;畜禽粪污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具备很好的可生化性(BOD5/CODα>0.5),营养物比较丰富,适宜采用厌氧发酵沼气技术,通过厌氧处理工艺可产生沼气、沼液、沼渣,是畜禽粪污得以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我国规模化畜禽场粪污厌氧处理工程的兴建起始于70年代末:早期建池容积约50~100 m3,地下池,常温发酵,装置产气率较低(一般约0.2~0.3 m3/(m3·d)).1985年我国开始引进一些国外技术,采用地上式消化池,但多为复合床反应器(即AF+USAB),又称UBF.发酵温度提高到25℃左右产气率较高,为1.0 m3/(m3·d)左右.至二十世纪90年代前后,杭州、上海等地新建畜禽粪污厌氧反应池的产气率可达1.5~2.0 m3/(m3·d),如杭州浮山养猪场、上海星火农场等等.本文内容包括: 1 养殖业沼气工程规模分类标准与建设的内容 2 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技术路线选择原则 3 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处理技术模式 4 沼气发酵装置的选择 5 粪污水综合利用技术
沼气工程 养猪场 厌氧工艺 养殖业
林聪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74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天津
中文
451-455
2006-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