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航天诱变水稻突变体的遗传变异及AFLP分子标记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也是稻米消费大国,水稻栽培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占粮食总量的近一半. 空间诱变育种(Space-flight mutation breeding)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航天器将农作物种子带上高空,在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和交变磁场等条件下使其产生遗传变异,进而经地面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方法与常规育种的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部分品种的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增多,大多数变异性状稳定较快,育种周期缩短;通过传统育种获得一个新品种平均需要8~10年的时间,到5、6代才开始稳定,而航天育种则只需5年左右的时间,在3、4代开始稳定.另外,通过诱变可出现一些地面上其它理化因素诱变难于获得的特殊突变体,是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研究航天诱变水稻突变体的遗传变异及AFLP分子标记。

水稻 突变体 遗传变异 AFLP分子标记 航天诱变 空间诱变育种

蒲志刚 张志勇 郑家奎 向跃武 蔡平钟 张志雄 文春描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6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646000

国内会议

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

湖北宜昌

中文

165-170

200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