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质子聚变反应截面的理论计算
1938年H.A.Bethe的一篇文章成功的解释了恒星的能量来源.恒星的能量来源于其内部持续进行的聚变反应.聚变能的释放主要通过”质子链”和”碳链”.碳链中的一个重要反应是碳-质子的聚变反应.虽然碳元素在整个的碳链中只起到催化的作用,但是研究碳-质子聚变反应截面对整个恒星能量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此外,2004年,谭提出了一个新的获取核能的方式-碳基核聚变,并提出了相应的获能判据”已经将文摘投至会议组委会审阅”,碳-质子聚变反应截面随质子能量变动的完整数据则是用谭-判据计算判断碳基核聚变是否可成为能源可行性的关键. 比较了众多的理论计算核反应截面的方法,作者采用了清华大学李兴中教授提出的”选择共振隧穿模型”.与传统的复合核模型不同的是,这一理论认为,核反应几率不应该看作是两个独立过程的乘积-即库仑势垒贯穿几率和固有核反应几率的乘积.事实上,粒子穿透势垒后,还将保持其波函数的相位记忆.因此,贯穿势垒过程与核势内过程是相关的,应该用单一的波函数来描述.
聚变反应 核技术 核反应截面 选择共振隧穿模型
汪晓丽 谭大刚 温振华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武警沈阳指挥学院,训练部,科技教研室,辽宁,沈阳,110113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76-77
200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