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个藏系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本研究选用15个微卫星标记,对江孜绵羊、安多绵羊、岗巴绵羊、澎波半细毛羊、迪庆绵羊、腾冲绵羊、宁蒗绵羊和乌骨羊8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藏系绵羊的群体杂合度都较高,最高的是岗巴绵羊(0.6674),最低的是乌骨羊(0.6202).云南绵羊群体与西藏绵羊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相对较低,其中腾冲绵羊与林周绵羊的基因流最小(2.506);云南绵羊群体内的基因交流较活跃,而西藏绵羊群体内的基因交流则相对贫乏.以大尾寒羊作为外群,应用UPGMA法进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和西藏的绵羊群体分别聚为一类,其系统发生关系与其品种形成历史及地理分布一致.
绵羊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赵倩君 马月辉 关伟军 陈红艳 央金 狄冉 苏蕊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094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094;西藏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拉萨,85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094;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03-507
2006-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