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牦牛生产系统能量流及其可持续发展
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分析法对青藏高原三种牦牛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以确定青藏高原最佳的牦牛生产系统.三种生产系统分别是:传统天然草场放牧系统,短期放牧系统,以及放牧加舍饲系统;生态系统能量流用2项指标来衡量:采食的总能量转化为家畜体能量的效率,补贴能转化为家畜体能量的效率.三种生产系统中,放牧加舍饲生产系统家畜的饲料总能转化效率均最高,而传统放牧系统家畜的补贴能转化为家畜体能量的效率最高.尽管放牧加舍饲系统牦牛在能量转化效率方面高于短期放牧系统和传统放牧系统,但其体蛋白和体能量的产量最低,而短期放牧系统既可保持较高的生态效率,又有较高的产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最适合牦牛的可持续畜牧业生产系统.
青藏高原 能量流 物质流 畜牧业 牦牛
薛白 赵新全 张耀生 靳议超 韩银仓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29-332
2006-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