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仔母猪生殖细胞数性状解析

本研究选择杜洛克×梅山(DM)杂种仔母猪和PIC×长大(PLL)PLL杂种仔母猪,对仔猪早期生长阶段生殖细胞数性状的变化模式和分子基础进行分析.用胶原酶消化仔猪卵巢,并统计各卵巢的生殖细胞数目,从而分析生殖细胞数与卵巢性状和繁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仔母猪生殖细胞数与卵巢重量、仔猪胎次以及窝产仔数的关系不大(P>0.05);仔猪生殖细胞数与去势日龄存在显著负相关,两猪群相关系数分别为R=-0.451(P<0.05)和R=-0.451(P<0.05).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生殖细胞数逐渐减少并存在种群差异,DM猪群显著高于PLL猪群(P<0.05).在大量卵巢生殖细胞数统计的基础上,分别在两猪群相同发育阶段选择代表高、低生殖细胞数卵巢(各10个)结合BSA法进行AFLP分子标记探测和差异条带的克隆分析,成功筛选到与仔猪生殖细胞数高/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对三个代表猪生殖细胞数性状差异的多态性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

猪 卵巢 生殖细胞数 分子标记

潘增祥 许丹 陈杰 谢庄 刘红林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01-208

2006-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