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鸭品种资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
通过筛选的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我国24个地方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构建了聚类图,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座位在我国家鸭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APL23和APL79为中度多态外,其他座位均为高度多态座位,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鸭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我国所有家鸭群体平均杂合度(0.569)低于国内的家鸡和家鹅,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聚类结果分析表明了各家鸭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比较一致.
鸭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品种资源 分子遗传
李慧芳 杨宁 马月辉 汤青萍 屠云洁 陈宽维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225003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94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0-85
2006-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