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地区金矿床矿化年龄的测定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文章对江南造山带中段湖南东部地区主要金矿床开展了成矿年龄测定和硫同位素分析.获得该区黄金洞和大洞金矿床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2±13)Ma和(70±1.3)Ma;同时获得黄金洞矿床矿脉硫化物δ34S均值为-6.3‰(主要集中在-4.8‰~-8.6‰之间)、大洞δ34S均值为-9.2‰(主要在-8‰~-10‰之间)、雁林寺δ34S均值为-1.2‰(主要在-2.6‰~6.1‰之间).结合华南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特征、江南造山带主要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认为440~400 Ma、160~110 Ma和70 Ma是该区的3个主要金矿化期;含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与变质水和/或岩浆水有关,但成矿晚期有大量再循环的大气降水和/或海水加入.江南造山带湖南段金矿床具有与造山作用有关的浅成型金矿的某些成矿特点.
金矿床 石英流体包裹体 硫同位素 矿化年龄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特点
许德如 马驰 陈广浩 夏斌 王核 陈衍景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波兰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波兰华沙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616-623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