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松辽盆地东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机理研究

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为一套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红色夹灰色碎屑岩系,砂体规模大,构成本区最有利的含矿岩系,在后生蚀变过程中普遍遭受了深部有机流体的渗出作用改造.铀矿化与深部有机流体渗出引起的后生还原蚀变作用关系最密切,其中最主要的矿化类型为沉积-成岩型、含油气流体渗出型及渗出-渗入叠合型,铀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并基本具有的”同生-渗出-改造”的特点.

砂岩型铀矿 成矿作用 碎屑岩系 含矿岩系

董文明 林锦荣 夏毓亮 戚大能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南昌

中文

368-371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