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秦岭西成矿田南矿带铅锌矿的喷流成矿作用
秦岭沉积-再造型铅锌矿主要分布于西成南矿带和凤太矿田,铅锌矿石以浸染状、块状为主,缺乏条纹条带状结构,多表现为热液充填、交代的产物.以西成南矿带,尤其是洛坝铅锌矿床为研究重点,发现洛坝矿床的喷口系统及其与浅海相生物活动的密切关系,确定泥盆纪的喷流成矿作用发生于浅海相环境.基于这些分析,建立该类矿床的浅水喷流-改造成矿模型.喷流过程中,在喷口处形成块状铅锌矿石,并在附近因卤水交代灰岩形成硅化浸染状矿石.大部分成矿物质因沸腾、挥发散失于中泥盆统灰岩-千枚岩界面上,形成区域性的铅锌矿源层,为印支期铅锌改造富集成矿打下物质基础.
铅锌矿 喷流成矿 泥盆纪 成矿模型
祝新友 汪东波 卫治国 邱小平 王瑞廷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甘肃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106地质队,甘肃兰州,730000 西北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陕西西安,710000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60-363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