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热液蚀变事件及成矿条件研究
对各期次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水包裹体的盐度以及主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组成系统测定及综合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的砂岩型铀矿赋矿砂岩至少经历过两期热流体活动,成矿流体的温度有两个峰值分别为高温段140~180℃和低温段100~120℃.矿流体的盐度主要分布在4%~10%之间,但不同钻孔样品有多个不同的峰值.流体包裹体的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值较高,分布在9.8‰~12.3‰之间,δDH2O值分布在-5‰~-48.6‰之间.H-O同位素图解投点全部落在建造水的范围,部分属于变质水组成,据此推测,成矿流体可能是原生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形成的混合变质水和建造水.含铀砂岩的碳酸盐岩胶结物的C和O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含铀砂岩所属的侏罗统直罗组受到过来自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在成岩(成矿)过程中有一定比例有机质的加入.
砂岩型铀矿 流体包裹体 热液蚀变 成矿条件 地幔流体
杨晓勇 罗贤冬 凌明星 孙卫 刘池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6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409-412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