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右江盆地流体成矿-成藏模式
右江盆地中Au-Sb-Hg-As低温热液矿床与古油藏在空间上密切伴生,在成矿和成藏流体活动时限上基本一致(华力西末期至燕山早期),两者均为盆地有机成矿流体演化的产物.加里东晚期至印支中期,”盆-台相间”的沉积构造格局为成矿和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盆地有机成矿流体的活动使金属和油气分别聚集形成矿床和油气藏.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伴随褶皱造山作用的盆地流体活动使油气的原始分布格局发生改变,并造成了油气和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带.燕山中晚期强烈的构造抬升剥蚀,使金属矿床和油气藏遭受强烈的改造与破坏.
金属成矿 油气成藏 盆地流体演化 成藏模式 流体成矿
顾雪祥 徐仕海 李葆华 付绍洪 董树义 曾令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15-318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