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安徽省庐枞盆地巴家滩岩体中矿化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首次在安徽省庐枞盆地巴家滩岩体中发现了铜矿化较强的包体.该包体产于巴家滩岩体中第一期的辉石二长岩中,矿化较为强烈,矿化类型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和少量黄铁矿.这不同于巴家滩岩体本身的与后期热液蚀变有关的浸染状含铜黄铁矿矿化.通过对该包体的野外产状、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类型包体的发现反映了在该岩体深部可能存在较好的铜的矿化和富集,这对今后庐枞盆地深部铜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庐枞盆地 巴家滩岩体 铜矿 矿化包体

刘珺 周涛发 毛景文 袁峰 范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南昌

中文

206-208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