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成矿区(带)的物质结构

全国对成矿域(I级)、成矿省(Ⅱ级)和成矿区带(Ⅲ级)做了统一划分,每一级都覆盖了全国.无论是成矿域、成矿省,还是成矿区都有自身的物质组成和与物质组成相对应的复杂程度.具体反映在地层时代、岩浆旋回、已知各类矿床的赋存位置和成矿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强度、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等,所有这些统称成矿区(带)的物质结构.”结构”是指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在地质图上系指地质体的种类、大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地球化学图上是指异常与异常之间的结合和分离状态等;在地球物理场图上系指各种参数的变化率;在遥感影像图上显示不同图像之间的关系.总之用”结构”一词来描述地质体之间的不连续性或不同地质体的分界面和物质成分的变化.由此可知,成矿区(带)的物质结构在地壳垂向上是指地壳的分层、横向上是指分带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参数的变化.所以它包含的内容甚为广泛.Ⅰ、Ⅱ、Ⅲ级成矿区(带)的物质结构都有差异.由于在矿产勘查中,主要是按地区来标定宏观部署的具体内容,为此以成矿省(Ⅱ级)为对象,阐明物质结构的特征和它们演化的轨迹及区域成矿作用的旋回性.

成矿区 物质结构 地层时代 赋存位置 地球化学

朱裕生 陈郑辉 刘亚玲 王美玉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南昌

中文

83-87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