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麦小孢子培养技术与育种平台的研究

以大田种植的大麦为供体材料,研究了影响游离小孢子活力和胚状体形成的因素.发现:分期播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更多的高活力型小孢子;在提取液和培养液内添加10 mg/L秋水仙碱可以明显提高逆境下生长的供体植株花药中游离小孢子存活率,特别可以提高迟钝型材料游离小孢子存活力;离体麦穗3℃预处理20 d后游离小孢子进行培养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多细胞结构(MCS)和胚状体(ELS),诱导培养基中添加完整小花,特别是四倍体材料的小花可以显著提高MCS和ELS的产量.尽早转移胚状体(<2 mm)可以提高绿苗分化力. 利用建成的大麦小孢子加倍单倍体育种技术程序,2年内就可获得种性稳定的株系,4年内就可参加新品种区试.经过田间严格鉴定与选择育成大麦新品系”花98-11”.用CST(粘度)高的大麦新品系”花96-18”作基本原料,研制成保健食品”粗谷纤维冲剂”,已投放市场.

大麦 小孢子培养 育种 品系 保健食品

黄剑华 陆瑞菊 何南扬 龚来庭 王亦菲 孙月芳 周润梅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106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嘉兴,314016

国内会议

中国首届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论坛

浙江杭州

中文

130-134

2002-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