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痧胀玉衡》中治痧常用方药研究

<痧胀玉衡>撰于清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为郭志邃.郭氏字右陶的代表作.初刊于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当时为上、中、下3卷.后郭氏有感于”两年来痧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伤人最多,非惟世所罕识,犹余前书之所未及,因又有痧刻之续””1”.续刻成于清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名”痧胀看法”,补前撰之未备,再刊时并入前刻中,列为”卷后”.这样全书合为4卷,计7万余字.卷上列”痧症发蒙论”、”玉衡要语”及”玉衡脉法”等篇,篇下分为53节,主要论述痧症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则等基础理论,其诊断中脉诊与它症兼痧的鉴别诊断着墨较多.卷中与卷后分列98节,主要结合实际治例阐发各种具体痧症的因、证、脉、治等,共载痧证45种.其它诸病如不兼痧者则不在论述范围;又一般心腹痧痛,简单刮放即愈者,论述亦从简.全书并录医案212则.卷下列”备用要方”、”药性便览”等5篇,载述痧症治疗的相关方药,共录药78味,载方65首.书末有作者后记,以问答形式简论了一些有关痧症的学术观点.本文介绍<痧胀玉衡>治痧法则,常用药物,治痧方剂。 二.: 三.<痧胀玉衡>常用药物: 四.<痧胀玉衡>治痧方剂:

痧胀玉衡 痧症 治痧法则 治痧方剂

杨金生 刘文龙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2006全国砭石与刮痧疗法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1-162

200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