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泻南补北法
”泻南补北”法最早见于<难经·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间其余,此之谓也”.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原文指出对肝实肺虚之证,用泻南方心火补北方肾水的方法治疗.但后代医家对肝实肺虚之证采用泻南补北法治疗的机理存在众多争议.笔者师承广西中医学院范郁山教授的悉心传授和指导医经参阅,将范教授对泻南补北法的认识加以整理归纳成文.本文从三方面就其机理进行阐述.
泻南补北法 针灸学 相生相克 肺虚
陈芒华 范郁山
广西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302-303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