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西北衙金矿矿床成因类型

滇西北衙金矿是一个曾被认为无工业价值的金矿,后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蔡新平等(1989-2006年)科研成果的推动与促进下已成为一个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金矿床.文章简要介绍了北衙金矿的来历与研究概况,系统总结了北衙金矿的矿床类型及其结构模型.北衙金矿有3种成因不同的矿床,即与碱性斑岩有关的斑岩型和矽卡岩型Cu-Au矿床、与铁质热液或铁矿浆有关的Fe-Au矿床、及表生成因的Fe-Au矿床.北衙矿区复杂多样、多期叠加活动的岩浆与成矿作用,造就了矿区大规模的成矿作用.

矿床类型 结构模型 金矿 滇西北衙地区

徐兴旺 蔡新平 张宝林 梁光河 杜世俊 王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南昌

中文

201-204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