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蚕种生产综合竞争力的实践和体会
现有桑园25万亩,发种80万张,生产蚕茧60多万担,蚕种场7个,种茧育桑园2500亩,生产蚕种90万张,产量占江苏省三分之一.我市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取得相对独立的蚕种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当时,我市蚕种供求不平衡,种场设施差、单产低、质量不稳定、各场之间生产水平差距较大.我们作为生产的组织者、新技术的倡导者、蚕种质量的监管者、受委托经营统一供种者,一开始就把提高蚕种生产综合竞争力作为工作重点,以全市农村蚕桑生产为大市场,把全市蚕种场联合组织起来,以县、乡技术服务部门作为供种体系,以市场化的手段,形成一个有机的蚕种生产、经营、管理整体,统筹蚕桑、蚕种行业发展,推进蚕种产业改革,完善生产设施,制定技术规范,降低经营成本,保障蚕种供应.
蚕种 生产综合竞争力 质量管理模式
张节伯 柴秀萍
盐城市蚕桑站,盐城市中禾蚕业有限公司,224002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82-85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