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影响气候的低浓度气体的排放监测

联合国对于气候变化的框架协议,已经实行了一系列国际和国家级的大量规章制度,以减少影响气候的低浓度(痕量)气体排放.这些创举还需要依据MEVRC(验证监测评价报告)的不同要求进行可行性评判.同时由于不同的相关组织和参与国家的条约和协议以及指导方针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不同都导致了实施系统的复杂性,尤其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工业水平的决策、监测、报告和测试方面更为显著,当考虑到可行方法、成本费用、误差以及目标的可实现性时,会表现出难以预料的复杂程度.这对京都议定书和欧盟污染物排放协议等都有同样的影响,这些机制的设定都是多面且灵活多变的,但这恰恰给实施过程带来的难度.由于已有条约和契约的MEVRC系统是分部分进行操作的,其关注点着重于监测和报告两系统.通过观察影响到的工业部门,MEVRC系统可以与已有的京都议定书综合起来,同时用2012年以后的远期目标决定过程中要考虑的报告内容.通过MEVRC系统建立起来的目标实现方法,可以创建更灵活更细化的系统.亚太合作关系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的6个组成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ThyssenKrupp钢铁公司为CO2排放的测定、监测和报告建立了一个计算机基础系统,其目的在于在公司、国家和国际的不同层次获取相关数据.该系统的可行性已经在公司层次得到了验证.

低浓度气体 排放监测 环保技术 气候变化 气体排放

Gunnar Still 钱文涛

ThyssenKrupp Steel A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nior Vice President

国内会议

中国金属学会2006年环保技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71-181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