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葫芦岛市进行跨季节人工增雨的可行性研究
葫芦岛市依山傍海,自然地势总的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坐标在东经119度12分47秒-121度02分,北纬39度39分-41度12分,南北垂直最大跨度133公里,东西150公里.虽濒临渤海但气候仍属于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其降水主要靠华北气旋、蒙古气旋以及西风槽和台风间接影响所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市降水资源较少,全市平均仅600毫米左右,而且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枯丰年差异极大,最少300毫米,多时超过1000毫米.总体来说沿海地区多于内陆:西南地区稍好,东南次之,西北部山区最差.本文统计分析了葫芦岛市历史上降水的情况,以及境内河流水库和乌金塘水库降水情况现状,并研究了葫芦岛市云水资源及近几年人工增雨情况。
降水量 气候资料 人工增雨
陈洪伟 滕丽英
气象局,辽宁省葫芦岛市,125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566-574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