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热带气旋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及复杂地形的影响

利用MM5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登陆转向渤海,在辽东半岛地区形成大暴雨的9711(Winnie)号台风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研究了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中尺度结构特征,并对环黄渤海的地形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地形对暴雨过程的动力抬升作用.结果表明,对流层上层高空急流与低空急流的耦合,使半岛上空强辐散场迭置在低空辐合场上,垂直上升运动旺盛,出现一个强度大于35dbz、高度接近700 hPa的模拟雷达回波,并在半岛东侧和北部出现局地垂直次级环流,有利于气旋发展加强.有利、稳定的副高位置使得偏南暖湿空气汇集到辽东半岛,并阻挡低压系统的东移出海,使降水持续时间增加.中低层湿位涡的分布特征、湿位涡扰动的垂直变化与辽东半岛的大暴雨密切相关,强降水出现在冷锋前正负湿位涡交界处等值线梯度密集区,对流层上层的正位涡扰动下传有利于中尺度气旋降水的加强.环黄渤海地形对上升运动的强迫作用,对低空急流的阻挡作用,对偏东气流的峡谷作用及对对流云团的生成发展作用,均对辽东半岛大暴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辽东半岛 热带气旋 暴雨 地形作用 中尺度结构
梁军 陈联寿 李英
大连市气象台,大连,1160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49-258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