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动力髁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采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可靠内固定方法,并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2004年1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60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采用动力髁螺钉(DCS组)手术内固定治疗,另一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比较. 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随访,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X线暴露次数、输血次数、术后离床时间及术后颈干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DCS组为85.93±8.33分,DHS组为76.83±16.35分,P<0.01,两者比较差差异非常显著;术后并发症:DCS组1髋内翻病例,DHS组例出现髋内翻6例,出现内固定失效3例,两组并发症经x2检验,P<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结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选用DCS与DHS内固定在临床操作方面具有相似的手术侵袭性,但在术后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方面,选择DCS内固定优于DHS内固定.

动力髁螺钉 股骨骨折 治疗方法 股骨粗隆

陈联源 安宏强

福建,漳州市中医院,363000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206-210

2006-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