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寸关尺分属脏腑理论初探
从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中医脉诊寸关尺分属脏器可以找出一定理论根据.诊脉时,关脉最大,尺脉最小.因关脉紧贴桡骨茎突,尺脉在桡骨下端凹陷处,且藏于两肌腱间.按脉时根据”取脉压阻效应”,关脉反弹最强,尺脉最弱.病重时脉象细弱,尺脉本沉弱,反映当更微弱使指感易于察觉.但当病情危重时,血压下降甚至心力衰竭,因尺脉距心较近以及按压时,寸关处管腔易被压瘪,致使压强下降而尺脉处反增等力学原理,尺脉反而最后消失.这表示尺脉能反映元气的存亡,故属肾.关脉反映幅度最大,如放大的波形.在脾虚无力或腹胀胃痛时,机体强弱的反应变化大,能在关脉首先反映出来.一般右脉大于左脉,右关大于左关.这与大多数人的右臂肌筋管脉较粗壮(左撇子除外),和右侧血管从心脏出来,它的管径、射角和分枝等力学有关.故右关首先反映.当肝气郁结或肝风、肝火时,全身反应更强烈,脉力也增强,使原来较弱的左关也起显著变化而察觉了.这就提示左关为肝之所在.寸候心肺,肺在中医一般指呼吸系统.当外感发热,血管张力高,使原较浮的寸脉更形浮大而易于察觉.且寸脉因”掌弓旁路效应”,受桡、尺两动脉影响.当外感发热,寸脉受大循环和周围末梢两方面旺盛血流,脉象更浮大;心衰时,寸脉受其双重收缩阻力增加的影响,脉象更细涩.由于右寸大于左寸,故浮大时,右寸先现;细涩时,左寸先现.故右候肺,左候心.
脉诊 寸关尺 五脏 解剖学 血流动力学 脏腑理论
尤大梁
上海市卢湾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
国内会议
广西北海
中文
153-155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