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的电磁节律和计算
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是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西医的空间分析解剖曾推动医学大发展,但以局部代整体的学术观阻碍了对进化论和中医的时间前后联系的兼容;中医的”子胆→丑肝→……”、”春肝→夏心→……”即”日、月、年、发育衰老”周期中各时间阶段的前后联系,优于西医.本文通过天地人相关变化的电磁波和激素的变化规律建立方程,求变化率极值即启开的时间,揭示子午流注的日周期和月周期根据.日周期是”日地人”相关的电磁能的吸收和发放节律,纳子法揭示脏腑吸收电磁能(阳气来)上升启开节律,飞腾法、灵龟八法揭示下降启开时间,数学使升(气来)降(气去)启开整合起来.月周期,以回归月27.3天为主,月地距离变化引起地球的1-30Hz电磁波频率的两个周期变化,从而影响人脑电磁波频率的变化和雌激素(升体温为阳)、促卵泡激素(降体温为阴)的变化,纳甲法是阴(促卵泡激素)上升启开,古纳甲法每月三周期有误.爱因斯坦说:”能否接受数学方法已越来越成为该科学成功与否的主要判别标准.”(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136),计算证明了子午流注的科学性.日周期的:”子胆丑肝寅肺……”,4小时后是各脏腑电磁能的峰值期,8小时后是气去启开时辰;月周期是27.3天两次升降节律中,星虚日为下降启开,壁轸至昂房为上升启开.年周期重演祖先(胚胎)进化中气象和地质的变化节律.
子午流注 电磁节律 中西医结合
马端江 马廷崑 马廷键
乳山市立医院,264500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143-149
2006-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