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矽卡岩形成过程中元素质量迁移——与凌其聪等同行探讨
质量平衡法是研究岩石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的有效方法之?其关键环节是确定蚀变过程中的不活动元素.凌其聪和刘丛强(2003)<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的元素活动性及质量迁移--以铜陵冬瓜山铜矿为例>一文中认为在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矽卡岩形成过程中Zr、Hf、Y、Nb为不活动元素的结论欠妥,证据不足,从而导致提出采用不同不活动元素为标准计算的结果有所差异的错误认识.本文采用龚庆杰等(2006)提出的新改进方法对其岩石分析数据重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矽卡岩形成过程中Zr、Th、P2O5在系统中可视为不活动元素,由此确定的岩石质量迁移率为-0.7326,这与凌其聪和刘丛强(2003)一文中采用Zr的计算结果相一致.
质量平衡法 不活动元素 铜矿 矽卡岩 元素质量迁移
龚庆杰 韩东昱 刘宁强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19-122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